北京卓信宏业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欢迎您!
洛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大陆办事处
全国服务热线:13401021128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北京卓信宏业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联系人:高经理

电 话:010-82938685

邮 箱:sale@bjzx17.com

行业资讯

“育种”大热门,2025年新增4位院士

导读: 育种领域新增4位院士,分别涉及到育种物种为林木(泡桐)、小麦、猪和水稻。仪器信息网特别对这四位院士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整理,以飨读者。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为908人,外籍院士总数为1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为1002人,外籍院士总数为148人。

值得关注的是,育种领域新增4位院士,分别涉及到育种物种为林木(泡桐)、小麦、猪和水稻。他们分别是: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范国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何中虎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赵书红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傅向东 

 仪器信息网特别对这四位院士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整理,以飨读者。 2025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育种领域专家名单&简介如下:

范国强.png

范国强,男,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河南农业大学委员会名誉主委。担任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林草局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教育部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教育部高校林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国家泡桐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林学会森林培育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林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河南省泡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河南省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科学家等。 

 长期从事林木遗传育种教学科研工作,在泡桐新品种培育、丛枝病发生机理与防治、泡桐遗传信息解析平台创建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国内外首创了四倍体泡桐新种质,培育出9个性状优良泡桐新品种,攻克了泡桐种苗产业“芯片”难题;阐明泡桐丛枝病发生分子机理,发明了泡桐丛枝病防治药物,建立了高效的丛枝病防控技术体系;创建了世界上*个完备的泡桐遗传信息平台,阐明了泡桐速生和丛枝植原体抑制泡桐先天免疫反应分子机制,引领了世界泡桐生物学研究方向。 

 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50余项,以*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植物新品种权)10件,培育泡桐良种9个;主持制定发布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和省地方标准10项;以*(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Plant》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出版《现代泡桐遗传育种学》等学术著作7部。

何中虎.png
何中虎,男,1963年7月出生,陕西渭南人,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共党员。1989年获北京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1990-1993年先后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堪萨斯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研究。回国后入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现任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主任,兼任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中国办事处主任,曾任中共十九大代表。 他长期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牵头组织*小麦分子育种协同攻关30年,先后主持国家“973”“863”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重大项目,在品质育种技术创新、优异新种源创制和重大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建立的中国小麦品质评价与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引进创制的优质强筋多抗新种质显著推动了*小麦品质育种快速发展;主持育成的“中麦175”“中麦895”“中麦578”等优质高产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约1.8亿亩。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连续11年被爱思唯尔选为中国高被引学者,授权国家发明*18件、植物新品种权24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排名第二)。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先后荣获*创新争先奖章、光华工程科技奖、中华农业英才奖、*先进工作者称号、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科学家奖。
赵书红.png
赵书红,女,内蒙古民族大学1985级畜牧专业校友,博士,二级岗教授,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客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畜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第八届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生猪体系全基因组选择岗位科学家,美国康奈尔大学唐氏基金学者。现任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学术院长,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生猪育种*科学家,国家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兼任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常务副主任。 赵书红教授围绕生猪种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我国猪育种效率低、种猪性能落后等重大产业瓶颈问题,30余年致力于猪功能基因组与育种研究,创建整合组学基因挖掘技术体系,解析猪产肉等性状调控机制,研发出功能位点液相基因芯片、基因组育种算法等技术与产品,自主创建*产化猪基因组选种选配技术体系,在中粮、扬翔、海大、湖北今楚、湖北省农发等龙头企业规模化推广应用,显著提升种猪改良速度,高效选育瘦肉猪新品系,培育出快长优质黑猪国审新品种,为我国生猪种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等项目30余项,在Nat Biotechnol等刊物发表论文230余篇,制订国家及行业标准7项,获发明*131件,打破国外技术壁垒;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2项排1,1项排3),获*创新争先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15项。
傅向东.png
傅向东,男,1969年7月出生,浙江龙游人。中共党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种子创新*重点实验室主任。 傅向东研究员的研究方向为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适应的激素调控机理。在赤霉素信号转导、碳氮代谢平衡调控机制、水稻高产和氮高效协同改良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等研究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先后在Nature、Science、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多次入选全球前1%高被引科学家和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多项突破性成果受到了国内和国际学术界和科技媒体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拓展阅读: 1、重磅!2025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公布
                    2、71人当选!2025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当选名单公布

链接: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51121/855252.shtml
来源:仪器信息网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相关内容
付款方式
×